在“临港冰雪之星”的构想里触摸未来的轮廓,转身邂逅“西岸国际咖啡节”袅袅暖香与城市温度……
金秋十月,步入中华艺术宫(上海美术馆),艺术之光与城市脉搏在此交汇。一幅幅生动画卷,不仅描绘出日新月异的城市风景,更编织成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上海篇章,娓娓道来上海城市与人民相互奔赴的深情所在。“人民城市——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”近日开幕。
近年来,上海积极推动上海新时代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,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,本次“人民城市”展览正是继“历史文脉”“时代风采”“日出东方”“海上风华”等系列创作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美术创作实践。
日新月异的上海为美术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灵感
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重要理念提出六年来,日新月异的上海为美术创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,让“人民城市”理念,化作可感、可触、可绘的艺术表达。展览呈现中国画、油画、版画、雕塑4大类别约百件艺术佳作,立足现实题材,集中展现建设创新、宜居、美丽、韧性、文明、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辉煌成就。
值得一提的是,展览的参与范围不限于上海,而是广泛吸纳了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青年艺术力量,共同诠释上海“海纳百川”的城市品格。95后雕塑家陈喜钊来自广东湛江,其作品《城市旅人》将行李箱转化为一个微缩的“家”,精巧的内部场景象征着流动人口在都市中构建的归属。正如陈喜钊所言,创作灵感正源于上海独特的城市气质:“这座城市的速度与停顿、传统与先锋、国际化与烟火气,共同构成一种复杂而充满张力的美感。”
本次展览尤为关注青年艺术力量的成长,他们以鲜活的感知力与崭新的艺术语言,为城市叙事注入青春视角。高校青年艺术家王嘉逸的石版画《飞驰上海,城市脉动》,以F1中国大奖赛“上”赛道为背景,定格周冠宇赛车时风驰电掣的瞬间。他分享道:“F1是能引发年轻群体共鸣的题材,我希望用画笔记录上海的城市大事与身边故事。”
“人民”与“城市”双线叙事,“小切口”看见“大时代”
本次展览以“人民”与“城市”两大板块进行双线叙事,呈现人民与城市相互滋养的动人图景。选取作品立足现实主义,以小切口呈现大时代,将普通人的故事融入城市发展脉络,从美术馆、咖啡店到音乐节,勾勒出真实可感的生活群像。在艺术表达上,既有传统笔墨的韵味,亦有当代语言的探索,于色彩与线条之间,见精神、见时代,传递出城市的审美力量与时代的精神脉搏。
“人民”板块着眼于市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与安全感,勾勒出一幅幅都市品质生活的生动图景。版画《魔都色彩》刻画了一行正在观展的市民,画面中黑白倒影与观众充满活力的服装色彩相映成趣,不仅映照出上海高度繁荣的艺术生态,更礼赞城市将丰厚的文化资源为人民所飨;油画《黄昏漫步:上海的霞晖》以温暖的光影语言触捕捉动人晚霞,让青年们与城市地标共沐余晖,诗意地诠释着“人民城市”的温情内涵。
没骨写意在《午后的苏州河》作品中不仅是一种艺术技法,更成为诠释“人民城市”价值追求的视觉语言,画作聚焦苏州河从“工业锈带”到“生活秀带”的惊喜蜕变,其核心正是展现了上海在城市治理中始终遵循“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”的庄严承诺。
在“城市”板块中,“五个中心”战略定位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具体的城市意象,艺术地展现了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开放、增强发展动力的决心。中国画《度》正是该板块的亮点:作品运用积墨法与虚实切割,将叠错的高架与轻轨构筑成充满韵律的视觉蒙太奇,浓缩了这座城市在建设速度、创新力度与发展高度上的卓越成就。
建设“科技创新中心”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样本重要一环,工笔画《上海科技创新·天宫翱翔》正是这一时代进程的视觉见证。
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重点美术馆,举办“人民城市”展览是中华艺术宫在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、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上的重要举措。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、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:“城市属于人民,人民也正是上海美术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我们秉持‘人民至上’理念,坚持以扎实的学术根基和高品质的艺术滋养,让‘人民城市’的画卷在美术馆里生动铺展,真正实现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。”
“人民城市——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”,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、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。
联富配资-配资炒股网址-股票配资机构-炒股怎样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