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,司马昭携曹髦和郭太后一同东征,调动了青、徐、荆、豫四州的兵力,同时分调关中的军队,以期与大军汇合,一同进攻淮北(秋季的七月,奉天子和皇太后命令东征,征调青、徐、荆、豫四州的兵马,并分派关中的游军,最终在淮北会师)。
作为豫州刺史的王基,这次再次担任了先锋角色。他不仅是镇东将军,还负责督导扬州和豫州的军事事宜。司马昭认为,淮南的军队素质很高,因此他建议王基等待主力的汇合。然而,王基执意迅速出兵,前往寿春进行攻击(诸葛诞反叛,王基以镇东将军身份行事,督导扬豫的军事。大军驻扎在项地,魏军精锐,王基屡次请求提前进攻)。
当王基的大军抵达寿春城下时,尚未合围,吴国的三万援军却已赶到。长期担任扬州刺史的文钦深谙寿春的地理环境,他建议趁魏军未形成包围圈时,从八公山方向突破,进入寿春,与诸葛诞的军队汇合(文钦等人从城东北方向进攻,利用山势险要,成功突破进入城内)。
按理说,文钦应当在城外扎营,与城内的诸葛诞形成内外夹击,魏军进攻时,吴军可以从侧翼出击进行牵制。文钦的选择显然受到两年前与毌丘俭分散作战失败的影响,因此他决定直接进入寿春。这时,寿春成为叛将聚集之地,是一网打尽的好时机!司马昭迅速作出反应:
展开剩余81%1. 将全体26万大军交给王基指挥,陈骞(陈矫之子)任副将,围困寿春;
2. 石苞与州泰率领偏师进行游击战,防备随后赶来的吴军援军;
3. 严肃军纪,李广临敌不进,司马昭当场斩杀李广,以示警戒(诸将若有违抗命令,不能抵御敌人,将军李广临阵不进,泰山太守常时因病未出,司马昭下令斩杀以儆效尤)。
在司马昭的严厉命令下,魏军迅速在寿春城外修建了两道包围工事,将寿春城围得如铁桶一般,准备一举拿下(内外两重包围,堑壕深邃)。
城内,文钦带领三万援军到来,虽然加强了城防,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:
1. 新增的三万兵员大大加速了粮草的消耗;
2. 文钦和诸葛诞一直不合,指挥体系分裂,容易导致内部分裂,这也成为日后兵败的主要原因。
然而,诸葛诞似乎并不担心。他对淮南的气候了如指掌,深知每年夏秋之交,淮河频繁暴涨,雨水充沛,这会让城内的防线极为脆弱(每年寿春季节降水频繁,淮河泛滥,常常淹没城池)。他故意诱使司马昭围城,期望以此重演关羽水淹七军的战例,力图一举击败魏军。
然而,王基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,司马昭身边也缺乏熟悉淮南地理的专家(毕竟,反叛的专家要么死了,要么正在造反)。更糟糕的是,曹魏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,从8月到10月,魏军却未遇到期望中的大雨(大军围攻寿春,旱情持续超过一年)。
战局的关键在于吴国是否能够打破封锁,给城内送来足够的粮草。否则,魏军的二十万大军坐吃山空,必将溃败。毕竟,诸葛诞只剩一年的粮食。
许多朋友在留言区总是嘲笑孙吴,但实际上,孙权去世后,吴国的历代掌权者实际上都非常强势。权臣孙綝曾在魏国发生大叛乱时,几乎调动了所有吴国的力量北上支援,文钦之后,又让朱异带领三万人增援寿春(朱异率三万人屯兵安丰城,协助文钦)。
那么,朱异为何选择屯兵在安丰呢?这与吴国内部的动荡密切相关,后续我们将在吴国篇章中进一步探讨。朱异刚刚平定了夏口之乱,便连夜行军赶往寿春。他决定从芍陂与淮河之间的缺口突破,负责外围阻击的石苞和州泰派出了军队进行迎战(简锐去世后,州泰负责游击,防备外敌)。
魏军在陆战上的优势显现,州泰轻松击败了朱异,吴军伤亡惨重,超过两千人(魏国的州泰在阳渊击败了朱异,杀伤了两千多名吴军)。 得知朱异失利后,孙綝亲自指挥大军北上支援,并派出老将丁奉前去支援。
朱异绕过芍陂,与丁奉合兵后,沿淝水进军寿春城(孙綝调派大军支援,派丁奉、黎斐等将领五万大军进攻魏军)。 朱异在这次行动中冒着巨大的风险,他从南面绕过芍陂,成功架设了六道浮桥,夜间强渡淝水,准备与丁奉合兵一举突破魏军防线(朱异安排任度、张震等六千精锐士兵,夜间渡河,筑起偃月垒)。
然而,陆战显然不是吴军的强项,石苞和州泰联手再次打败了朱异,吴军损失惨重(朱异再次遭到石苞、州泰的联合攻击,失败撤退)。
朱异在此后又尝试通过制造攻城武器,围攻五木城,但仍然未能取得胜利(朱异再次制造攻城器械,围攻五木城)。 吴军被迫转守为攻,依托高地构建营垒,但石苞和州泰依然无法攻破(石苞、州泰尽管强攻,仍无法攻破吴军防线)。
此时,胡烈献计,带领五千奇兵袭击吴军的后勤基地——都陆城。朱异的粮草供应基地设在了距都陆城五十里的六安城西南。胡烈用奇兵突袭都陆,焚毁了朱异的大部分粮草,切断了其后勤供应(胡烈带五千兵奇袭都陆,焚毁吴军粮草)。
朱异为何不把粮草基地设在孙綝的大本营附近?这也是我们在后续的吴国篇章中要讨论的一个问题。朱异的军队在丁奉的掩护下,已无法支撑,最终只得撤退返回镬里(朱异在丁奉的掩护下,强行撤退)。
朱异的失败震动了整个吴军。丁奉因功被封为左将军(丁奉在黎浆力战有功,封为左将军)。 而朱异依旧被孙綝下令与魏军死战(孙綝授予朱异三万兵力,让他与魏军继续死战)。
一败再败的吴军,已无法继续支撑下去。 朱异不愿听从命令,孙綝愤怒至极,召见朱异。在会见时,陆抗曾试图劝阻朱异,但朱异依然坚持前往。孙綝见到朱异后,命力士将其抓起,并直接下令处死(孙綝亲自下令将朱异斩首)。
吴军内部的混乱让魏军几乎失去了阵脚。当司马昭得知吴军北上的消息时,也一度心生怯意,决定将王基的兵力调往寿春城北的八公山,以便在
发布于:天津市联富配资-配资炒股网址-股票配资机构-炒股怎样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